第463章 不对劲-《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


    第(2/3)页

    李星星阻止他:“伯伯,您傻啦?您那刚筹建的新厂完不成,咱们可以向上面申请建分厂啊!人家下订单,也不是立即就拉货走人,时间充足得很。不管建在那个地盘,当地居民都对你感恩戴德。建厂,能不招工?招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又有一批青壮年工人可以拿工资。如果来不及筹建新厂,咱们也可以和一些大厂合作,一些简单的零件、外壳交给他们生产,或者征用效益不好的厂子,根据需要保留原来的职工,他们能不愿意?”

    路子多得很,何必死脑筋地把自己堵死!

    国内啥都不多,就是人多。

    人多力量大。

    有设备、有人、有地方工作,就能把商品生产出来,经济水平随之提高。

    国家那么穷,一定要好好发展经济。

    兴许经济发展得好了,就不大搞计划经济了。

    赵海云一拍脑门:“我果真是忙糊涂了,前些日子和你爸聊天,还说建分厂,最好在梧桐市建一个,作为对家乡的回馈。”

    梧桐市也算是工业城市,不过就是规模远远小于沪上。

    李星星闻言轻哼:“他想得倒挺周到。”

    这边订单接下来,立刻致电陈向阳,扩建厂子、派工作人员开设新厂,再向上面申请新的设备等等,忙得赵海云脚打后脑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