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歌曲的受众取向与作曲时候的思维,首先要考虑的是受众。 李少杰皱眉。 去靠抒情感动人?或者是如同正常歌曲那般爆发活力? 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真的是面对那些已经有了自杀倾向的人,这些类型的歌全部都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直白说教的抒情,是为了感动正常人的。 激昂向上的张力,也是为了给正常人力量的。 【预防】 但如果面对已经有了这样倾向,甚至已经准备化作现实的人。 这样的做法,0用处。 绝对不能想着“我写歌的立意要面对正常大众”。 可是还需要迎合大众,火起来,更广的传播。 难度真的很大。 想要达成预想的效果,需要换一种方式。 因为面对的,是本来就已经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的人。 这一类的人,不是靠音乐抒发情感就能拯救的。 你去做一些感动正常人的歌曲,好,成功了。 无数正常大众被你感动哭了。 你去利用这种名义写歌,好,成功了。 无数正常大众被你打了一针鸡血。 看起来似乎很好。 但其实,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是那个样子。 没起到一点作用。 大众或许关注了,但实际上,也仅仅只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关注上.......其实并不会有人在意那么多。 或者说,对很多大众来说,这些东西都太遥远了,与自己不沾边。 除了“消费”,李少杰想不出别的词。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点实事,那就不能消费本就很难的群体。 做歌。 第一件事,想的就是代入感。 【如果我是满心压抑,对生活绝望的青少年,会如何?】 框架基本上是成型了。 但具体怎么做,就需要换位思考。 【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李少杰翻看起了许许多多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以及心理学,甚至是一些病人对于抑郁症过程中的叙述与描述。 既要起到“预防”作用,也要能够悬崖勒马。 那么只有这么一个办法。 在本身振奋激昂的同时...... 最要关注的是: 【精神与信念的洗脑植入】 针对于这一主题...... 想着如何去感动人,如何去振奋人,反而是走到了歪路。 因为,有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真正走到了那一步的青少年,是根本不可能被“感动”的歌曲所感染,也不可能在“激昂”的音乐里获得力量。】 自杀倾向化作现实行为的时候,本身已经心灵麻木。 怎么可能会轻易的被你感动,被你振奋呢? “对!不能以普通人的思维去思考创作思路!!” 李少杰眼前一亮。 “走到了那一步的人,需要的不是感动,而是一个精神与信念,这样的植入,拉回他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力量的注入,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需要将最关键的内容华彩化,变成记忆点,直接进行信念与精神的洗脑植入!” “而为了流行,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对正常大众的洗脑传播。” 李少杰的话语与行为,让房澈和周志豪百思不得其解。 甚至有些难以理解李少杰的想法。 正常来说......这种偏向于激励的歌曲,这种目的是为了“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歌曲......市面上不是没有。 可都是着重于“情感”的表达。 李少杰的话,却好像第一个就将这个方式给否了! 那要如何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