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几乎在使者出发调停秦韩之战的同时,大军便已经纷纷出发,而诸国的注意力却则被谈判给牢牢吸引。 虽然谈判结束得并不算慢,但等到了调停结束,赵国的三路大军也早已在燕地蓟城成功会师。紧接着,几乎是邯郸的赵括召见各国使者,宣布对燕作战的同时,八万大军已经在廉颇和李牧的率领下,如饿虎扑食一般攻入了燕国境内。 战斗来得很快,让燕国的君臣们几乎猝不及防! 另一方面,燕王自打从蓟城逃出之后,便也熄了复兴之念,整日里便是饮酒作乐,不问朝事。可是,不论饮酒也好,还是作乐也罢,需要的都是大把大把的金钱啊! 更何况,燕北之地并无行宫,一两日尚好,便当是体验生活了额,可若长期驻守,恐怕一直养尊处优的燕王,恐怕是绝难以忍受,于是宫殿的建设也就在规划之内。 只是一边是日益萎缩的地盘,另一边是燕王及文武众臣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收税,收重税,不断的压榨百姓,以相国栗腹为首的燕国朝廷,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然而百姓心中是有杆称的,他们会用眼睛去看,会拿耳朵去听,尤其他们不少在赵国统治下的北郡还有亲戚。一面是赵国的新政让他们的亲戚吃饱穿暖,一面是燕国君臣无休止的压榨,即便再爱国之人,也不免产生动摇。 于是,一日之内,赵国大军便下三城; 不少地方甚至闻风而降!什么是闻风而降?就是赵国大军尚未到,百姓便绑着鱼肉他们的燕国官吏到城门迎接!甚至将城楼上的燕国旗帜都给换成了赵国的红色军旗!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早已侵入到燕国各城池中的羽林亲卫和暗卫们的功劳。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尽在赵国! 不过五日时间,赵国大军便已经推进到了如今燕国的国都——无忧城城下! 看着手中羽林亲卫们发自燕国各地的情报,廉颇不禁叹息道:“此战真乃生平最为轻松一战,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古人诚不欺我也!” “百姓苦燕久矣!吾等皆是顺天意而为也!”李牧也在一旁感叹道:“有我王之运筹帷幄,吾等可无忧矣!” 也怪不得李牧的感叹,实在是这几日赢得太轻松了,除了边境上的一座几乎成了堡垒一般的城池,一路过来几乎就在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连那个堡垒,自己也就是用投石车轰了小半天,里头的人便乖乖出来投降了。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燕国城池在羽林亲卫和暗卫的带领下“弃暗投明”,李牧终于发现:原来在不经意间,王上已经把路给铺好,原以为还会有一场硬仗,毕竟燕赵苦寒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即便燕国终究要亡与自己之手,却没想到得来如此容易。 当然,作为国都的无忧城,显然并没有想要投降的意思。 廉颇却也不急!无忧城不同于蓟城,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池而已,甚至在燕国蓟城被占领前,都算不得燕国的大城市。 即便成了燕国的国都之后,虽然经过了燕国朝廷的一顿加强,却也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演变成了稍稍整顿,最终呈现的就是:城也不大,墙也不高,是壑也不深。 但终归还算是块骨头。 廉颇决定将这块骨头留着,一来可以留着慢慢啃,二来可以以此来吸引各路援军,进而在燕地这关阔的大草原上干他一下子! 随即代地军一部万人,并长平军所部一万人马,兵分两路,绕过无忧城,占领燕国的其他城池和要道。 之所以敢于果断分兵,一是燕军的羸弱,让廉颇很放心,二是因为赵括打的时间差,即便他讲燕地扫荡一遍,其余国家也刚刚知晓,若此时有其他国家出兵的消息,自己再行归来抱团也还是来得及的。 果然,事情不出廉颇所料。 不过十余日,王樯便带着两万大军将燕国除了无忧城外的城市都给吞下了!而至此时,也不过收到了由赵王括转发的来自秦国和齐国的“严正抗议”而已! 廉颇知道,是时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