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过不了几日,刘濞的首级,就会被送来长安······” 天子启朗声一语,只惹得殿内朝臣百官面上,各自挂上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一时间,便各自呵笑着侧过身,和身侧的同僚彼此贺喜起来。 ——虽然睢阳一战,刘濞久攻不下,又被弓高侯韩颓当踏雪一击,断了粮道、退路,便已经宣告了这场叛乱的最终结果; 但至今为止,这场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响起的叛乱,却仍旧还没有完全结束。 在关东,还有许多流窜的叛军溃兵,需要朝堂派出的平叛大军剿灭。 作为这场叛乱的掀起者,吴王刘濞的生死,显然也关乎到这场叛乱的平定进度。 而今天,天子启在朝议之上,当着朝臣百官的面,说出那句‘刘濞已经死了,人头过几天就能送来长安’,显然是让先前,始终没有完全安下心的朝臣百官,彻底安下心来。 ——刘濞,死了! ——这场叛乱,彻底结束了! 如果说,刘濞死之前,这场叛乱的结局,是朝堂九成九能取得胜利; 那在刘濞死后,这最后的零点一成‘变数’,也随之化为泡影。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宗亲诸侯叛乱中,长安朝堂,已经取得了彻彻底底的胜利! 从今往后,关东宗亲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将再也不会让长安朝堂头疼。 因为叛乱结束,意味着晁错的《削藩策》,才刚进入核心环节······ “刘濞授首,刘戊畏罪自尽;” “——可以说,这场叛乱,在我汉家的忠臣义士、贤臣良将公众志成城之下,已经得以顺利平定。” 看着殿内的朝臣百官,呵笑着同身旁的人拱手贺喜,天子启的面容上,也挂上了一抹由衷的喜悦。 但在片刻之后,却又见天子启深吸一口气,眉宇间,也悄然带上了些许严肃。 “在刘濞、刘戊的叛乱爆发时,朕曾昭告天下:对于做乱的贼子,应该深入多杀为要。” “而现在,刘濞、刘戊都已经死去,但那些作乱的叛军溃卒,却依旧在关东流窜。” “——昨日,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联名上奏:这些叛军溃卒,大都想要投降;” “但太尉、大将军麾下的将官们,却碍于朕先前的诏谕,不敢接受这些溃卒的投降。” “太尉、大将军建议朕,赦免这些仍旧在关东流窜的叛军溃卒,好让关东,尽快恢复往日的安定。” “但朕有言再先,若是下诏赦免这些人,恐怕会有‘朝令夕改’的嫌疑。” “对这件事,朕,实在是感到很苦恼啊······” “不知道诸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如是发出一问,天子启不忘做出一副‘愁死我了,大家伙替我想想办法吧’的神容,次序望向殿内百官朝臣。 而在没人注意到的角落,紧挨着五哥刘非的刘胜,只又将一阵白眼,甩向端坐于御榻上的天子启。 “又当又立!” “自己想赦免,就说自己想赦免呗?” “——明明是自己想赦免,却还要让别人开口,劝自己赦免;” “估计等别人真开口劝了,还得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勉为其难’的答应······” 满是鄙夷的一阵牢骚,自是让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刘非,在刘胜身旁捂嘴轻笑起来。 便是坐在靠前一些位置的刘彭祖,隐约听到身后传来的牢骚,也是一阵摇头苦笑不止。 刘胜发牢骚的功夫,殿内果然接连站起几道身影,对天子启一阵‘苦劝’; 最后,也确实如刘胜所预料的那样:在朝臣百官的劝说之下,天子启‘无奈’的接受了百官的劝解。 “既然诸公都认为,这样做不是朝令夕改,而是朕仁慈的赦免他们,那就这样决定吧。” “——这几日,朕同太后禀奏一番,等太后答允,便草拟一道诏书;” “下一次朝议时,诏书三读,诸公没有异议,再正式颁布。” 天子启沉声一语,朝臣百官自是再拜。 “陛下圣明······” 至此,本次朝议第一项议题,便算是在这友好和谐的氛围下敲定。 但下一个议题,天子启却并没有再主动开口; 而是面带微笑的昂起头,望向已经蓄势待发,随时准备起身拜奏的太仆:桃侯刘舍。 “太仆,是有什么事要禀奏吗?” “如果有的话,大可直言。” “——毕竟我汉家,不是因言治罪的嬴秦;” “朕,也不是秦王政那样的暴君~” 第一更 (本章完) /133/133765/3220469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