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年福建虽然气候不好,连遭旱灾和地震,但是在新作物推广之下,百姓勉强还能过活,福州作为省会,城中日子则几乎不受影响,甚至因为海贸的兴盛市井还更加繁荣。 王文龙马上让自己作坊里的工人开刻,几天之后便将刻板拿到编辑部去,试印刷出来的成品效果极好,让《旬报上下的工作人员盯着那画面上女子娇俏的笑脸一个个目瞪口呆。 王文龙对于弃婴过程的描写以及父母种种虐待女婴的行为写的露骨又直白,细致的白描仿佛让人看着父母是如何杀死一个可爱的婴儿,难以忍受。 “我随周朋友去!” 曾鲸的画面构图极具冲击力,只看一眼就让人感到无比痛心。 “如何不敢?正如建阳先生所说,我母也为女子,我妻也为女子,这天下的纺织还不都是女子生产出来的?” “这些父母都该流放!” “以前虽知乡里有溺女的,但怎知情况会如此之严重?” 越山书院的学生至少也是中人之家,正是反对溺女陋习的主要阶层,富长良心,周云升和王祖才看的都是心痛无比。 周云升和王祖才发现店铺之中的售货员工也用女性——王文龙早就考虑过售货员性别,最后发现如果是女性工厂用男性售货员肯定更引起非议。 游思存也好书画,听说曾鲸画人物极其相像于是曾鲸作画之时他就在后面观看。 王文龙笑着说道:“那文章是我写的,我还是《旬报总编辑,我都不怕,伱怕什么?” 直到结尾:“莆田烈女胡氏办女子纺织厂,产湘妃绸欲救诸女,也属无奈为之,胡夫人言:若不给女子生计,溺女之风无解也。” 许多浮浪子弟悠游岁月,真个是天地兴亡两不知,每天只是踏步游街,找些新奇玩意儿。 “我也要去!” 王文龙给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才仿佛是让人看见一丝希望。 王祖才家中富裕,激动之下直接买了三匹绸子,三匹花布,让自家书童找了挑夫送回家去。 描述溺婴后王文龙又从个体现象引申到溺女情况的严重程度,“据笔者调查,福州府下辖九县有婴儿塔二十四座,大者装尸七十,小者十五,有至三日一满者,略略计算,一月溺婴不下三百,概如此图中遭遇之婴儿每时辰便有一个,到福建全省,数更惊人。” 女子纺织厂名头叫得响,但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实只是中等档次,花纹并不算复杂,好在是王文龙用上新式机器,生产效率更高,所以质检也可以更严格,把不好的全部筛掉后上架的产品质量比起此时市面上的中等产品要有保证许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