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王青天-《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3)页

      苏州王家,已经快到傍晚,王文龙却还在书房中忙碌。

      沈宜修坐在一旁帮王文龙润色他最新的稿件,她提着细笔慢慢读着文章:

      “西湖上多方筹措建起防堤,缘何依旧漫水不止?能力不足?效率不高?覆盖面有限?……笔者来到去岁上修建了堤坝的一处河岸边看到,很多居民已经放弃原本居所,搬迁到堤坝边上几里处居住,原本房屋许多陷入泽国,泥泞坍塌,弃田者多矣……”

      沈宜修帮王文龙改完稿子,揉揉手腕,问王文龙:“相公写这稿子真能有什么意义吗?官府也不可能再拨款来修堤,百姓也知道官府不会管。”

    
  王文龙解释说道:“也许官府不管,但百姓的疾苦总要能够说出。且官场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不做事,自然也有人做事,一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呢。有了这文章这些对自身职责弃之不管的官员也能落下一条罪状,多少能够让他们有些警惕。”

      “如此说来,这也是为生民立命的事情了。”沈宜修颇为高兴说道。

      王文龙却没那么乐观,他道:“我这里收到了徐大人的信,过几日我打算回福建去帮忙。”

      沈宜修颇为不理解:“相公如今在国子监当官,又办着《苏州旬报》,眼看力量越来越大,为何不先留在苏州,将报纸越办越好?”

      “我还是想能够做些实际事情。”

      经历过后世的王文龙,并不会天真的以为所谓报纸的舆论监督就是多神圣的工具。

      舆论监督能否起效果,还得看国家情况。

      比如此时万历年间的苏州多少还能够做点事情,《苏州旬报》上报道的一些民生内容,本地官员能够解决的多少也会给些反应。

      但如果放到明代末年,天下的问题多了去了,再多报道一两条除了为党争提供燃料之外,也不会有其他作用。

      ――媒体能够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经过后世教育的王文龙知道不掌握生产资料,就想通过舆论去改变世界是天荒夜谭。

      现在他的《苏州旬报》现在能够有力量,只不过是因为上头有东林党和浙党保驾护航,但一旦时局改变,《苏州旬报》能报道的方向肯定大为受限,即使强行报道,也不会有这么多舆论跟随帮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