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经略辽东之论-《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孙承宗对于翰林院清谈之风的批评真是有感而发,他自己虽然是榜眼出身,但却一直崇尚做实事。

      孙承宗考中进士之前都在大同巡抚房守士府中做幕僚,并且不是那种只谈文学的卿客,在大同时,孙承宗就经常跟随巡抚进入边塞,结交了许多西北豪杰,并且同边兵一起攀登边塞关隘、访问要塞,甚至帮助房守士平息了一次大同兵变。

      他对于边境局势和此时大明深层问题的了解,远远胜过许多书斋苦读考上进士的翰林,导致他和翰林院之中的官员都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王文龙看着孙承宗笑道:“稚绳如此人才,何不去储君处谋职?我或可帮稚绳推荐。”

      孙承宗闻言眼睛一亮,但是紧接着却又很快黯淡下来:“多谢建阳好意,但此事没这么容易,建阳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编修对于翰林来说是都是过桥的职位,在当到编修时有前途的翰林就要谋求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了。

      孙承宗在会试之中获得榜眼,在文官中应该会被很多派系拉拢,可惜孙承宗考中会试时已经年过四十,以此时人的平均寿命来算,孙承宗发展前途似乎已经堪忧,所以到现在虽然有一些党派拉拢他,但是却并没有给出太好的待遇。

      孙承宗刚才会跟王文龙抱怨翰林院风气也是因为他这官当的实在有些心灰意冷,当然孙承宗常年给人做幕僚,自是知道说话的轻重,能够对王文龙一吐为快,也说明他真把王文龙当成了朋友。

      现在的朱常洛已经坐稳了太子的位置,同时又受到万历皇帝的轻视,这么一个未来几乎必定掌权而此时又略受挫折的太子,是任何官员都会想巴结的对象,孙承宗自然也想走上太子这一条线。

      但他却不想让王文龙帮自己说项,孙承宗坦白道:“眼睛盯着东宫的官员不知多少,建阳凭借自己实力可以受到太子殿下的青睐已然十分不易,若是在推荐我为太子效力,即使太子点头同意,太子身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容许,甚至可能因此将建阳你也搭进去。我想要进入太子的法眼,最大的困难不在太子处,而在朝中党派。”

      王文龙想想也不禁点头:“稚绳所说是实话,是我想的浅了。”

      孙承宗这十几年的江湖不是白闯的,他对于此时朝中局势的观察的确有独到之处。王文龙作为一个中书舍人再是混到朱常洛身边也不可能进入内阁或成为实际掌权的尚书,所以任他怎样都不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但孙承宗作为曾经的榜眼,进入东宫班底几乎就内定了他将成为未来朱常洛登基之后的重臣,面对的阻力根本不是王文龙可以比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