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科研都是财主养出来的-《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3)页

      范允临则马上起身就往门外走。

      王文龙问:“至之去哪儿?”

      范允临:“我去约几个京中有钱的朋友,问问他们可否资助。”

      王文龙一笑,他有信心这个办法能够获得成效。

      资助人制度,这是他前世欧洲各大科学机构不约而同选择的运营方法。

      无论是考古还是科研,都是很烧钱的活动,每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背后都站着一批资助人。

      比如天文学家开普勒发表的天文学年表叫做《鲁道夫年表》,就是因为此项天文观测的资助人是神罗皇帝鲁道夫二世,伽利略的资助人是美帝奇家族、迪卡尔的资助人是瑞典女王、培根的资助人是埃塞克斯伯爵等等……

    
  科学家和哲学家借助这些人的资助可以专心搞科研,而资助人借助科学家在知识界的威望来显示自身气派。双方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身份的交换,甚至在很长时间里,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得到位高权重之人的资助,其观测结果和新理论都不会受人相信。

      历史上牛顿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将书稿送到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却没有钱给他出书,因为当时皇家学会的钱都要用来出版威洛比的《赤道鱼类》。

      《赤道鱼类》的价值当然没法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比,但作者威洛比的资助人面子大,给钱多,皇家学会自然小心伺候。

      当时皇家学会财政紧张到连办公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了,却还是花大价钱出版有海量图片又根本卖不出去的《赤道鱼类》,而家牛顿的大作弃之如敝履。最后还是大天文学家哈雷看到了牛顿的书,决心当他的资助人,在他帮助之下这部科学史上的不朽名作才得以面世。

      科学家们不管平时生活习惯多么奇怪,面对公众多么高傲,对上这些资助人时身段都无比柔软,真别说什么外国人没有人情世故,哪怕是牛顿,见到哈雷时该拍马屁照样得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