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王化贞往京城赶的时候,王文龙已经在京城中见到了孙承宗。 孙承宗现在还在当着翰林编修,平日工作闲的很,听说王文龙到了京城,拎着一筐书稿就找上门来。 “建阳公,近日你在北地可是出名了呀。”孙承宗笑呵呵的说。 王文龙苦笑道:“写了几出戏,其他甚事也没做,就已经被人骂成如此模样,只能逃回京城。” 孙承宗道:“武人马上一杆枪,文人手中一支笔。写文字便是做事,事做的越大,人家反应也是越大,建阳三出戏就引得辽东舆论震动,可见你这一支笔的价值。” 王文龙耸耸肩,看着孙承宗那一筐书稿道:“这是稚绳最近所写文字?” “没错,专门拿来与建阳讨论的。” 王文龙道:“这么多,看也看上半天,不如稚绳在我家暂住,方便讨论事情。” 孙承宗却摇头道:“我在京中有租房,住在建阳家中不合法令。” 王文龙一愣,半年前他还在孙承宗的宅子里借助了挺长时间,那时孙承宗全然没有理会法律的意思。 孙承宗见王文龙的表情,一笑道:“我下个月要上一封劝谏的折子,专讲为政不德以致水灾之事。” 王文龙一下就明白了,这种折子一个人写没用,必然背后有政治力量的支持,孙承宗只是一个站出来起头的人物,至于背后的政治力量是谁?自然是东林党人。 想想历史,孙承宗的确是在万历三十五年左右投了东林,不过此时孙承宗还不出挑,帮东邻上了几分折子之后,好像就被排挤的告假回乡了。 “算了,不谈这些肮脏事。”孙承宗丧气说道。 他过去也想当一个纯臣,但翰林散馆两年多,终于发现在此时的朝廷不投靠反派势力,那就注定一辈子靠边站,什么经世济民、匡扶天下,想都不用想。最终也只能投靠了东林党。这次上书也是他第一次为党派做事,要靠附会天变争取党派利益,让孙承宗心中觉得颇为羞耻。 第(2/3)页